2/21/2014

這一代的青田七六在哪裡?

IMG_4911 在人文薈萃的城內大學區裡,藏著一群日式建築。那裡,曾是台北帝大(與後來台大)教授的宿舍區。其中位於青田街幽靜七巷內門牌六號的日式住宅,正是其中的代表。當日本人離開、教授也老去後,成為市訂古蹟的青田七六成了餐廳,對外開放參觀與用餐。 IMG_4913 有四年時間,我天天搭公車行經底下是水圳的新生南路去大學上課。那時,不知在新生南路靠大安森林公園這段西側的巷子裡,有著這麼一棟檜木建築。完工於1931年的青田七六,設計和最早居住者是台北帝大的微生物學家足立仁教授。二戰結束後,此宅依舊是台大教授的宿舍,居民換成地質學家馬廷英教授一家。對台灣地質界不熟,但只要提起馬廷英教授是作家亮軒的父親,電台主持人馬世芳的爺爺,大概就沒那麼陌生了。比起現代醜陋的水泥建築,日式住宅散發出的獨特美感總是那麼吸引人。 IMG_4916 

我騎著U Bike在這區小巷內閒晃,不經意地來到這棟古宅前。依稀記得要參觀得預約,剛吃過午餐肚子還飽飽的所以也不想入內用餐,好在隨意在庭院走走是OK的。馬教授一家早已搬走,現在的青田七六有著年輕人的笑語。當自己也成為高等教育體系的一員後,不禁感嘆我們是失落的一代。新進教授不見得有宿舍住(我們學校根本沒有教授宿舍!),就算有得住,也有使用期限。那個分一棟占地兩百坪的日式建築給你住一輩子,死後後代還可繼續賴著不走的時代早已不再(不過佔用宿舍一事似乎還是偶有所聞)。有的學校就算有教授宿舍,卻得排隊靠年資入住。我真的不懂,剛獲得工作的年輕教授無力購屋不給住宿舍,等到幾年後有點資產了,校方卻把宿舍排給這些人住,是什麼道理?更過份的,是明明在外買了房子,卻花少少租金住學校宿舍,而把私宅租出去賺租金,此等不公不義之事依舊上演中。 IMG_4915 

這天在青田七六,還注意到牆上美麗的植物圖騰。 IMG_4921 仔細一看,還依日期有所不同呢! IMG_4917 

走進庭院一隅的小屋,發現這裡有個迷你工作室,可以為人現場雕刻生日杯墊以及相關產品。好喜歡這些植物圖騰的造型,這天的城南小旅行,就帶兩個杯墊回家吧!

很高興看到古蹟活化,只是好奇除了改做餐廳一途,就沒其他利用方式了嗎?當作小型博物館、藝廊、書店,或是獨立藝術家工作坊,其實也不錯,不是嗎?

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“草莓季又來了"

標籤:

0 Comments:

發佈留言

<< Home